今天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一些中级备考的要点,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。
要想一年不仅仅过2科
进度慢的5大原因一定要了解
原因一:基础薄弱,缺乏知识衔接
2019年中级备考大军中,有一大群零基础考生。他们缺乏知识衔接、基础薄弱,对中级教材理解不透彻,备考方向把握不明确,直接影响了学习进度。
原因二:被外界感染,静不下心
虽然在准备中级考试,但是我们生活工作中难免会有应酬,会有一些打断我们学习的事情,有时候这些事情过多,考生们就很难收心,心静不下来,学习进度自然很难加快。
原因三:没有计划,复习进程散漫
有的考生很早就开始备考,但没有整体计划,状态好就学一整天,状态不好就连教材都不翻,学习习惯不好,知识掌握缺乏连贯性,每次重新投入都要花费时间调整状态,很懒散。
原因四:方法不对,学得慢忘得快
如果在中级备考过程中,没有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,只是盲目的赶进度,那效果反而会变慢,因为你会发现自己学了后面的前面的又忘了,需要不断往前重复学习,进度原地踏步。
原因五:错题太多,打击积极性
中级备考基础阶段备考虽然不用大规模的进行习题练习,但是适当的章节练习还是很有必要的。一些考生在做题的时候发现自己总是错很多,书也看了课也听了,为什么一做题就错了?慢慢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,备考进度也就在不自觉中降下来了。
中级会计职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升职加薪的敲门砖,或是所从事岗位的需要,抑或是为今后的注会考试打基础,但无论哪种原因,都会踏上备考中级之路,以下谈一下几点备考建议:
(一)坚定信心、不畏艰难
在备考中级的路上,要有坚定的信心,不要有畏难情绪,有不会的知识点很正常,可能花费的时间和取得的学习效果不成正比,这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不能放弃,换句话说,只要付出,能走到哪一步也无遗憾,大不了来年再战。
(二)注重学习方法
每个人的学习经历不同,学习方法会有所差异,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。例如划分集中学习时间、间隙学习时间,找到一天中适合自己的最佳记忆、思考的时间段,做到事半功倍,让在职备考更轻松、更有效率。
(三)早准备早谋划,坚持就是胜利
中级会计各科目的学习还是有点难度的,不能指望突击一段时间就能通过考试,要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,如果想考60分,不能仅投入60%的努力,要有投入100%的努力只为达到60分的结果的心态。行百里者半九十,要坚持到上考场的那一刻。
中级会计备考需要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,为了保证每天的学习时间,督促自己完成学习任务,我们可以为自己设置闹钟,这样一来,无论您当时处于何种状态,只要闹钟一响,便是在提醒我们学习时间到了。
我们可以将自己每天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写在便利贴上,越详细越好,对于已经完成的任务可以做上标记。这样,我们既可以清楚的看到当天的学习任务,又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完成进度,增强自己的学习动力。
利用课程备考中级的考生
一定要注意这三大问题!
很多考生在备考的时候购买了中级网课或线下报培训班,虽然可以提高备考效率,但是我们要注意这三大问题:
上课前准备:梳理教材架构,了解大致内容
在开始上课之前,考生们要做好准备,提前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梳理。尤其是零基础或基础薄弱的考生,可以提前把接下来需要学习的章节内容熟悉一遍,初步掌握该章节的重难点,做到心中有数。
遇到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点可以提前做好记录,在上课的过程中逐步理解。往往这些内容也将是老师要着重讲解的内容,所以大家在听课件的时候需要重点学习,勤记笔记,加深印象。
听课中注意:跟随老师授课内容,逐步理解思考
通常老师在课程刚开始的时候都会对本科目的命题规律和趋势、教材的主要变化、新增章节、本章节重难点,考情分析、知识点分布,学习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讲解和剖析,帮助考生捋清学习思路,明确备考方向。
同时,对于每个章节的重难点内容老师会进行重复和强调,大家一定要认真的学习和记忆,做到真正掌握。
如果在上课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和没有听清楚的情况,考生们可以提问,课后指教,及时解决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。上考生还可以边听课边看老师讲义,针对重点内容着重标注,便于之后复习。
听课后练习:知识点与习题有效结合,加深备考印象
俗话说:光学不练假把式。建议考生在上课之后多做一些习题来检验知识点的掌握轻卡,也好查漏补缺。很多考生对于做题会产生一个误区,认为看题之后,对一下答案就等于做题了,其实不然,看题不等于做题。
建议大家一定要认真的审题,真正的动手去做,只有真实操练,才能够确切了解每个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,认真分析做错题目的原因和知识原理,这样才能提高做题的质量,打下坚实的基础。 |